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元亨書院

林安梧:中西文化好比「筷子」與「叉子」

*本文轉載自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網 >原文網址


  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曾华山)4月28日,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长、中国哲学会常务理事林安梧教授,做客我校人文讲座,为广大学子讲述中西文明形态的差别。

  “筷子”与“叉子”是林安梧对中西文化的一种归纳性比喻。“筷子”指中国文化,“叉子”指西方文化。他解释道:“就像我们吃菜。人自然是主体,菜就是我们的客体。‘筷子’和‘叉子’则是我们主体和客体中间的中介。”

  “中国文化是王道的,我们会把菜夹起来,而西方文化则偏霸道,他们直接用叉子穿透了菜。中国是主体经由中介者而连接到客体成整体,西方则是经由中介者强力侵入客体而控制客体。”林安梧介绍说。中国宗教认为天人合一,最重要的是内心修养、觉性;西方的宗教则认为人有缺陷,神是不朽,神人割裂,人要依附于神。

 

 同时林安梧也解释道:“这样的比喻算是种方便法门,我们不能就完全认为果真如此,‘筷子’和‘叉子’只是一个话题。就好像我们用筷子夹蛋,有时候我们会不小心把蛋插破,所以筷子其实也可以当叉子用。”

  此外,林安梧还以山水画为例阐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西方的山水画是定点透视,所以是非常写实,即使是抽象画作,也只是具体的写意,而非经验的写意。

  中国的山水画则是多点透视。“我们去与世界沟通,走入山水场域,去体味,回去再画,即使是当场写生,也和西方人不一样。我们的写实也是通过写意表现,所以我们常感觉国画不合比例,但我们仍会觉得那很自然,因为我们是走进画里去看画,主客间是彼此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把主体定点定住,我们是在相互影响中构成主体,再把主客分开来说。”

  林安梧认为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细节也反映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以“问门”为例。中国人一般不会直接说出自己是谁,因为没有必要。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会强调来访者身份,把名字说出来。“从这里,我感觉中国人的觉知能力真的很强。”林安梧表示:“我们在一个场域内的感应力总是十分强大。”

  林安梧提起他自己的一件往事。1978年,他的一位留学生同学问他台湾人怎么总能在红灯转绿灯的前的零点几秒就开车。林安梧之前并没有留意过这样的细节,他很感兴趣,就去做了一些研究。

  他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就像亚里士多德三律的同一律,西方人的思考很直接,红灯对应停,绿灯对应行。而中国人则关注于整个生活的场域,会观察更多的东西,因此有人就能发现,在眼前这个红灯快要转绿前,另一边的红灯会转黄。“一个信号放到一个场域里面,西方人可能更多关注信号本身,而我们则更多的是去考虑信号在场域中给我们的指引。”

  从世界观的角度来看,林安梧是这么认为的:“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天地人交与参赞而构成的总体,是一体之仁,关注存在与价值的一致性,即人进到场域中,已经隐藏了一个价值的向度。而西方人主要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通过话语去介入,关注思维与存在的一致性,用话语去代表来认识掌握。”

23 views0 comments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bottom of page